双相障碍,又名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它具有躁狂和抑郁的反复发的主要特点,在部分患者的身上躁狂和抑郁也可能混合存在,不过多数患者以一种相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双相障碍的确切病因不明,根据现有研究,导致双相障碍的原因可能涉及遗传、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心理因素。目前,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且在中国有着增长的趋势。2019年,北大六院黄悦勤等人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了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在该调查中,团队给出了中国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5%的结论。进一步根据该研究,我们发现:在中国双相障碍的患者中主要是以I型双相为主,女性可能略高于男性但并不显著。同时,在成年双相中,不同年龄段会有显著的发病率差异。

在大众的眼中对双相障碍的看法是割裂的。许多人第一次听说双相障碍,是从梵高的故事中得来。梵高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然而1890年的7月27日,37岁的文森特·梵高走向了麦田,然后举起枪,对准自己的胸膛扣动了扳机。这一枪没有立即杀死他,枪响之后他又弥留了两天才在弟弟提奥的怀中死去。情绪无常,割耳送风尘……尽管他对这个世界有着无限的悲悯和爱,但在那时的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随着精神病学的发展,后人回顾他的过往,才终于意识到他或许是一名双相障碍患者。为此,国际双相障碍联盟、亚洲双相障碍联盟、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联合发起倡议——将每年的3月30日,梵高的生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World Bipolar Day),以提升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会有着躁狂相和抑郁相的两个极端,而躁狂发作,尤其是轻躁狂发作时,他们会减少对睡眠的需求,也会显得更加健谈,更加亢奋,同时在他们的身上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而这在某些角度来看,确实会让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所以双相障碍还有着另一个名字——“天才病”。从一些名人的过往推测,大众广泛地认为海明威、爱伦坡、罗伯特舒曼等名人或许都是双相障碍的患者,而这也让大家对双相障碍有了一种美好的看法。

但或许,这并不是全部。一项2024年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研究指出,从个人水平上看,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人均直接成本为7873元,而从间接水平上看,其损失远高于直接水平的损失,达到了14395元。并且从社会层面上看,双相住院患者的人均疾病成本达到了61997元。同时,由于双相障碍病程迁延,患者往往自觉疗效欠佳,同时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双相障碍往往会导致患者有着较低的教育水平和较低的经济收入,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照顾看护,因而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家庭整体的经济情况等。由此可见,双相障碍着实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极为恐怖的负面影响。而这些“无声的数据”由于缺乏吸睛程度,却并未广泛地被大众知晓。

美化的疾病名称、较低的生活质量……双相患者似乎在互联网上成为了一种矛盾的存在。而因为一些恶性事件,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在网上也成为了争议性的疾病。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网梗的兴起,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社群似乎在网上形成了了一种饱受争议但又有着庞大基数的亚文化群体。例如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丁雅婷曾对“网抑云”亚文化群体进行过研究,经过对评论区的文本进行挖掘与情感分析,团队发现“网抑云”亚文化群体的语言特征和以往有关抑郁症患者语言特征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然而他们的“过度自我聚焦”“负向思维方式”则可能会引起一部分网民的反感。同时,在不同的网络自媒体平台,类似的“精神疾病圈子”的大量出现,也使得这一现象加剧。然而除了一部分不理解患者的网民,还有一部分网民对双相障碍有着过度浪漫的看法——认为他们有着类如“民国结核病之美”的特征,或因为其他原因,期望自己患病,甚至在网络的发言中表现出了这种倾向。种种原因,一些网民出现了对双相障碍及其患者的恶意攻击。

但这对一些真正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的。

对于患者来说,在求助与确诊阶段,国内的一些患者因为个人/家庭对疾病了解程度或文化所致的社会压力等原因,导致首诊往往是因躯体化症状前往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诊断,这在某些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误诊或者漏诊。并且,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病耻感,进而会选择避免就医。例如一项2006年在澳大利亚开展的研究中发现,患者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因素和外界的歧视因素避免对外求助,尤其是向专业的精神卫生从业者求助。同时,国内对于精神疾病的知晓情况也较为片面,部分地区的一部分人存在夸大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危害性的情况,种种原因,导致一些无法发声的患者成为了牺牲品。

或许,对于双相障碍,大众应该以一种新的态度去审视它。

比如有时,我们对于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应该有所转变。就像上文所说,我们不能单纯地通过几个名人的案例把双相障碍当做“天才病”,也尽量不要因为一些网络的舆论片面地看待双相障碍和双相患者。诚然,一部分网络的言论给这个群体贴上了标签,使得双相被“污名化”。但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理性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疾病,它已经存在多年,作为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味地对其美化会让大众给予他们过高的期待,也会使部分人群出现模仿乃至期望患病的情况。而苛责的言论也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耻感,从而使其畏惧就医,进而对患者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情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精神疾病也是不可回避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期,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我国国民卫生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根据《2021-2022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中一项全国性的大样本量问卷调查显示,14.8%的受试青少年存在抑郁风险。这份报告的数据,也很好地印证了国民心理精神健康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对于大众来说,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要客观地认识到人的七情六欲是存在的。我们要认可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可能有潜在的问题,前往医院或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寻求帮助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该把精神疾病看做洪水猛兽,也不应该将其看做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标志。有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大部分人的心理问题,或许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他们的歧视。同时我们要对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有着客观、科学的认知,通过一些日常的了解和科普宣教,知道它的样子,知道怎么去求助,知道怎么与疾病和疾病患者相处。

而对于患者来说,也要积极地寻求帮助,积极治疗。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疗法已经被提出。1977年,美国著名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被学界所接受。在该模式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也不能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基于此模式,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逐渐被各个专家提出。除了常用的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也可以对精神疾病患者有着巨大的帮助。例如:季卫东等发表在《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的研究中表明:家庭干预、患者家属指导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家庭治疗,心理治疗、园艺治疗、运动治疗、患者教育等疗法也被广泛地认为是有效的疗法。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对精神疾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政策和资金也开始向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恢复投入。2022年12月29日,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民政部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残联关于开展“精康融合行动”的通知》(民发〔2022〕104号)。在通知中指出,中国要在未来以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供给,建设更完善地精神疾病治疗康复体系。

通过种种,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在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对于公众来说,正确认识疾病,维护良好的心理精神健康社会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大众来说,我们不应该忌讳行医,也不应该恶语攻击患者,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了解疾病,认识疾病,并且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朋友家人,对待社会大众。就像《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内容所说——疾病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运用更好的方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使每个人度过一生。在这件事上,除了政府、学界、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此贡献一份力。

风雨无妨,花开向阳,今天是2024年3月30日,愿你在未来可以健康永驻,幸福安康。

 

左岸

2024年3月30日

 

画师:星火

(有修正)

部分资源来自网络

 

 

左岸:东莞市蓝丝博砺科学技术中心法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一作发表SCI、SSCI论文1篇,软件著作权3项。

Email:

yanxi-li@outlook.com

zoran@srba.ac.cn(Brony社群)

 

参考文献:

William Coryell ,双相障碍[OL].默沙东诊疗手册.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第五版)张道龙等译[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吴国平,魏景明,黄悦勤,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疾病成本[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38(01):9-15.

Barney L J, Griffiths K M, Jorm A F, Christensen H. Stigma about depression and its impact on help-seeking intentions[J].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06, 40(1): 51-54. DOI: 10.1080/j.1440-1614.2006.01741.x.

张宏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待精神病人态度、方式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07-1309.DOI:10.13342/j.cnki.cjhp.2011.11.029.

丁雅婷,伍麟.音乐“网抑云”:青年圈群抑郁话语的符号表征和互动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23(01):98-111.

程淑英,刘伟,苑杰.青少年抑郁症的首诊状况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14-1316.DOI:10.13342/j.cnki.cjhp.2011.11.055.

傅小兰, 张倪,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